在建筑企业并购交易中通常需要对目标企业估值,而如何估值的问题经常被神秘化、虚无化。因此,在详细探讨并购目标的估值问题之前应该首先了解以下几点:
1. 绝大部分企业在谈论估值时,用的是倍数法(市盈率法) 据
建设企业交易中心了解,关于并购估值,教科书上通常都是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而现实中倍数法普遍更加适用。现金流折现法讲究到细节时会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贴现率是多少,现金流模型的各个参数如何取值等等。因此,大多数并购交易中都是在谈算法简单的倍数法(市盈率法),也就是常说的“多少倍PE”。
2. 高速增长的企业通常无法准确估值 高速成长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新兴市场通常难做到准确的预估,比如早期的一些知名企业——微博、Ebay、亚马逊等等,即便是专家教授或者专业投资机构,也难以对这些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做到准确的估值。
3. 并购估值技术上的根源是假设条件 当假设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无论什么方法,理论上对一家企业的估值结果应该相同的。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假设条件的设置存在缺陷而不可能满足,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对一家企业给出来的估值就可能截然不同。
4. 没有绝对正确的估值,估值最后往往是博弈的结果 并购交易双方对估值存在巨大分歧是正常的,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人对行业的理解不同,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不同,对成长性、估值方法、估值原理、估值技术的理解也不同,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千差万别。
例如,倍数法容易被交易双方所接受,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公认的说法或依据,是一种“谈判语言”,倍数法的广泛应用也体现了估值的博弈本质。
5. 理解行业才是估值的关键 理解行业通常对估值非常有帮助,清楚行业逻辑,通晓行业的上下游,深入研究行业头部企业,则在同行业的判断上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从估值技术角度来讲,理论上很难做到真正的准确估值,因此在建筑企业并购交易前将估值去神秘化,避免将估值虚无化,面对现实才能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