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建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拟以1.51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浙江广天日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天日月”)持有的中经云数据存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经云”)8.8635%股权。而据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采用收益法对中经云100%股权进行评估的结果,中经云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7亿元,较其净资产账面价值3600.03万元增值16.64亿元,增值率4623.46%。
作为初创企业,中经云经营时间较短,未来可能存在由于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等变化导致的收益不确定风险,因此宁波建工的上述收购被普遍认为资产评估增值率较高。果不其然,12月6日宁波建工就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其中要求宁波建工解释中经云实际经营业绩与之前预测差异较大的原因、说明对其未来业绩预测的可实现性、解释中经云评估价为17亿元的公允性,并就收购中经云参股权的必要性和公允性作出说明。
对于高溢价收购中经云的原因以及将来如何与主营业务联动发展,宁波建工董事会秘书李长春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换挡、宏观调控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传统建筑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适时培养利润增长点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举措。收购中经云有利于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公司前期参与了中经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安装,锻炼了数据中心建设领域的管理及技术队伍。收购中经云有利于进一步寻求该行业的建设安装业务机会。”
46倍高溢价收购引发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经云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册资本1.23亿元,主营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其增值服务,具体包括机柜租赁、增值业务、机柜代销服务等。以2018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宁波建工委托资产评估公司以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两种方法对中经云进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在中经云净资产为0.36亿元的基础上,收益法评估价值为17亿元,增值率4623.46%;资产基础法评估价值为0.94亿元,增值率160.86%。两种评估结果相差16.07亿元,差异率达1710.71%。
宁波建工方面认为,收益法是从中经云未来获利能力角度出发进行的评估,反映了中经云各项资产的综合获利能力,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因此,宁波建工采用收益法的17亿元评估结果,故8.8635%股权交易价为1.51亿元。与此同时,宁波建工还表示将增资3亿元,获得中经云15%的股权,增资的参考评估价值仍为17亿元。
不过,宁波建工拟46倍高溢价收购的中经云目前仍处于亏损中。评估报告预测,中经云2018年下半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3亿元、4.75亿元、7.15亿元;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19亿元、0.93亿元、2.34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经云营业收入0.44亿元,净利润-0.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宁波建工曾筹划重组,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中经云股权,后来这一交易终止。当时的重组预案预测,中经云2017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2.28亿元和2.33亿元。目前来看,当时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
对此,上交所要求宁波建工结合目前中经云的经营业绩,说明相关预测数据及其增长情况的合理性及可实现性;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可比交易情况,说明评估定价的公允性;结合目前中经云的经营业绩,说明相关预测数据及其增长情况的合理性及可实现性;结合中经云目前的行业地位、经营模式、业务资质、客户签约及收费回款情况、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等,说明实际经营业绩与之前预测差异较大的原因。
其实,宁波建工也知道中经云未来的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在此前的公告中,宁波建工表示,中经云为初创企业,经营时间较短,未来可能存在由于IDC行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等变化导致其经营业绩未达预期的风险。
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宁波建工的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的宁波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2011年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宁波建工全资控股三个总承包企业。对于此次从广天日月手中收购中经云股权并增资3亿元的目的,宁波建工在公告中称,进一步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培育业务增长点。IDC服务市场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IDC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东北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IDC市场规模为946.1亿元,同比增长32.4%,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37.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宁波建工之所以选择进军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与其业绩增长乏力甚至利润下滑有关。近年其营业收入一直在130多亿元徘徊,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自2014年大幅下滑后也一直没有突破。
根据公司年报,宁波建工2013年营业收入为134.99亿元,2014年~2017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07%、-2.7%、3.16%、7.67%。在利润方面,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为2.183亿元,随后的2014年下滑22.68%,至1.688亿元,2015年~2017年基本保持在这一规模,分别为1.649亿元、1.672亿元、1.674亿元。
对于业绩增长放缓的原因,宁波建工早在2012年年报中就提出,“随着宁波城镇化率的逐年提高和建筑设施的完善,本地建筑市场增长放缓,公司虽然已经实施了外地拓展战略,但仍可能面临部分外地市场业务无法持续开展、难以形成稳定的业务中心和盈利中心的局面。”此后,宁波建工每一年年报的“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均保留了类似表述。
就开拓外部市场问题,李长春表示,宁波建工近年来积极进行业务架构和内部管控转型升级,遵循“进行品牌经营、巩固本地市场、深耕外地市场、实现大区域发展”的拓展思路和“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市场策略,逐步建立了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协同互补的拓展体系。同时密切关注“一带一路”、PPP等国家鼓励、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广的业务市场。
不过,宁波建工目前的主要营收依然来自宁波当地。根据公司年报、半年报数据计算,宁波建工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在宁波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68%、69.6%。
沪ICP备09008023号 Copyright © 2017-2027 版权所有